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
專利申請案三強鼎立,中國急起直追

WIPO(世界知識產權組織)公布2014年申請PCT案的統計數字,資料顯示,60%的PCT申請案是由美國(28.7%)、日本(19.8%),與中國(11.9%)三個國家提出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wipo.int/pressroom/en/articles/2015/article_0004.html

PCT(Patent Cooperation Treaty)是專業領域的國際合作條款,發明人申請PCT後,可享有一段時間專利優先權保障,對於考慮在多個國家申請專利的發明人,是很好的方式。

以技術類別來看,最多PCT案的技術分別是:

  1. Computer Technology電腦技術 (17653案)
  2. Digital Communication數位通訊(16165案)
  3. Electrical machinery, apparatus and energy電器,裝置與能源(15220案)
  4. Medical technology醫學技術(13996案)
  5. Measurement測量(9000案)

前五大PCT申請公司為:
  1. Huawei華為(3442件)
  2. Qualcomm高通(2409件)
  3. ZTE中興(2179件)
  4. Panasonic(1682件)
  5. Mitubishi Electronics三菱(1593件)

下圖是近年PCT申請案的趨勢:



雖然美國跟日本作為專利前兩大國的地位仍不可動搖,很明顯的中國廠商,以華為與中興為代表,在PCT甚至各國專利佈局上,近年來下了不少工夫。

專利的申請跟專利核准是不同的兩件事,申請案多不一定被核准的數量多,就算被核准專利品質也參差不齊。然而,中國在技術上想急起直追的意圖,不容小覷。

其實單純就"技術"面而言,台灣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我們有優良的人口素質,完善的教育環境,與穩定的生活環境,很適合做各式各樣的研發創新。即便台灣的市場規模比不上美國、日本或中國,但知識水準與創意卻一點也不輸人。

台灣廠商應該更積極的改變研發策略,期許有一天可以趕上先進國家的水準,以專利為後盾,創造更高價值的產業。

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

誰能當發明人?


Picture of Thomas Edison 著名發明人愛迪生


大家認為,發明人應該具有甚麼樣的特質呢?

總是穿著實驗室的長袍,雜亂的頭髮,不修邊幅,不愛搭理旁人的怪咖?

還是帶著眼鏡,一頭白髮,年紀很大,說起話來引經據典的老伯伯?

最近看到一篇TED的演講,令人頗有感觸。演講者是一位30出頭,打扮時髦的女性,演講的題目是「一位年輕發明家對未來的展望」。


影片的演講者Lisa Seacat DeLuca是一位在美國IBM公司任職的軟體工程師,她是IBM有史以來最多產的女性發明人,目前已擁有超過370件核准美國專利。

吃驚嗎?其實一點都不意外。發明這件事沒有一定的限制,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當發明家!

當然,除去偶爾出現靈感而達成的發明不算,能持續發明或發想新點子的人當中,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特質,例如對事情有敏銳的觀察力,有鑽研的毅力與耐心,對新事物的熱情等等,但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。

以IBM為例,IBM已連續22年榮登年度美國專利核准公司的第一名;去年(2014)更刷新紀錄,成為第一個一年內獲得超過7000件美國專利許可的公司。

IBM如何做到的?

該公司每年花費在研發上的支出約60億美元,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;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IBM在公司內部營造鼓勵創新發明的環境,因此員工在專利申請上的產能才會領先其他公司。

IBM公司的傳統就非常鼓勵員工創造新發明,不僅對申請專利的員工給予優渥的獎勵,更頒發獎牌給傑出的發明人並公開讚揚他們的成就。公司內部有許多發明創新的討論團體,員工們工作閒暇之餘,與其他同事交換新點子,互相給予建議。由上到下,員工們在如此的環境中,創新發明變成習性,自然替公司創造許多新專利。

"發明是有閒有錢的人做的事情","我只是個小工程師,沒有才能去發明甚麼","老闆的schedule很緊,沒空去想甚麼發明",各位是否曾用以上的理由,安慰自己,發明不是我的專長?身為一個研發工程師,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是我們的職責所在,很多可能的發明其實早在我們的腦海中閃過,只是我們願不願意多花一點工夫去捕捉它們。

與其羨慕別人的發明成就,不如要求自己:隨時隨地不放棄改變的信念,總是尋求更好的解決方式。若能做到,說不定世界會因您的發明而有不同的面貌呢!